分析我媽的Podcast第二集

這篇的重點在講述一個案例,基本上我認為我媽是想要用這個案例來講述父母的思考認知對於孩子的影響,以視角以及視覺的方面出發。

有很多小孩包括我,因為眼睛的問題而有閱讀障礙,因為腦中認知道的視角,和普通人看到的視角不一樣,約到這行為上的差距,要問看不看得到?那答案肯定是看得到。

但是當一件事無論再不合理,人們都很容易去相信自己的眼睛,對於視覺障礙的孩子們來說,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那樣,他們可能需要一些特定的行為來方便自己去觀察這個世界,例如說:扭動、歪頭⋯。

在配眼鏡之前,我一直以為,東西會有一個虛影,雖然並不會太過於影響日常生活,但是如果要一直盯著書本就很麻煩,如果我媽沒有發現的話,我一定會讀得很痛苦吧。

但畢竟只是一些虛影,只要忽視掉其中一隻眼眼睛所看的東西就和平常人看得差不多,所以我第一次戴上眼鏡並沒有那種:「哇!原來這個世界是這樣!超級正經的感覺。」,而是那種:「啊!合起來了。」的感覺。

很多家長基於行為,就會直接給孩子定罪,判定這個孩子,就是不適合學習,他就是懶,他就是笨,就是蠢,將過錯歸結在自己和孩子都無法自主抉擇的天份原因,這父母就不用接受教不好的罵名,孩子也不會忍受著痛苦去努力,因為孩子並沒有認知到自己的不同,父母也無法理解孩子所看到的世界,父母親害怕孩子學不好的真相,是因為自己不會教,會認為只要是因為這個孩子天份不夠,就不是我教不好的問題,孩子無法接受自己那麼努力的學了還是學不好,反正我就是不適合學習,並不是是因為我不夠努力,父母親的語言輸出,本身就會影響孩子的認知,導致忽略了真實原因,更錯過了很多可以改變的機會。


延伸閱讀